兩岸衝突警示燈號



一場無聲的大規模演訓 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新聞稿



2025年1月6日







一、簡介

明日智庫自2022年2月起發布兩岸衝突警示燈號,以測量兩岸關係的現有衝突程度。燈號原本用於本智庫「兩岸關係特別專案」中,為擴大協助各界了解兩岸關係基本情勢,故公開本燈號。 兩岸衝突警示燈號依照軍事、宣傳與經濟三個構面的衝突作為測量內容,前兩者即所謂的「文攻武嚇」,是兩岸衝突的舊有模式,而經貿戰的措施是近來新興的衝突。根據三個構面,我們訂出可能的實際衝突項目,並依照衝突的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權重,整合出一套可以顯示兩岸衝突程度的燈號。


本燈號系統分為藍燈、藍綠燈、綠燈、綠黃燈、黃燈、黃橘燈、橘燈、橘紅燈、紅燈等九個燈號。每個燈號均有相對應的分數,整體分數最高為155分,在超過105分即列為紅燈,以發揮警示作用。燈號以黃燈為中界,黃燈以下表示相對穩定,以上則表示兩岸進入關係緊張而需要警戒。紅燈則代表戰爭一觸即發。此外,我們也會選擇衝突事件給予特別燈號,基本上,每一個衝突事件都可以找到一個對應的燈號與分數,藉此了解衝突嚴重的程度。





二、 本期觀測結果

經過11月短暫的緩和後,本月兩岸衝突再度升高,燈號由綠黃燈再度回到黃燈,主要是因為中共舉行一場「無聲」的大規模演訓所致。本月中共在台海共舉行1次戰備警巡,並在東海、台海、南海舉行大規模演訓。美日各國在太平洋西岸亦舉行5場軍演。本期選擇中共大規模演訓期間,12月9日至15日,作為觀測期,期間衝突分數由上期的49.9急升至57.7,燈號則由綠黃燈升至需要警戒的黃燈,且已接近黃橘燈,可見上月的衝突減緩僅是曇花一現。





在軍事上,本期衝突分數較上期大幅上升。12月9日至11日,中共解放軍在浙江、福建沿海劃設7處「航空保留區」,並在事前未宣布下,於台灣附近海域及東中國海、南中國海進行大規模演訓。但由於多處演訓非在台海,且非針對台灣,因此強度不高。然而,僅其龐大的規模已足使兩岸衝突大幅上升。期間,美日澳亦舉行「山櫻87」演習。此外,根據媒體報導,本月解放軍首艘導彈護衛艦054B與兩棲攻擊艦076下水,第六代匿蹤戰機「殲-50」亦首度亮相。 這些均會增加兩岸衝突的程度。在軍機擾台上,本期中共軍機擾台的數量上升,由上期的38架次,增加至93架次,軍艦擾台則有70艘次。


本期衝突事件表






在文攻上,本期衝突指數較上期降低,各單位的炮火均減弱。中國國防部針對台灣首批M1A2T坦克抵台、台灣官員對解放軍大規模軍演的評論、以及美方準備保衛台灣的言論,進行譴責與批評。外交部則針對台灣官員與川普團隊接觸的報導與台灣官員出席索馬利蘭總統就職儀式等進行譴責。國台辦記者會本次基調則轉向和平,提出多項兩岸交流措施,同時也不忘針對美國「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美方發佈的「中國軍力報告」、賴清德表示中國企圖改變台海現狀、與布林肯表示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國國內的事等議題,進行評論與譴責。


在經濟上,本期分數與上期一致,並未變動。


新聞稿PDF檔

報告全文

兩岸衝突警示燈號說明

評析:軍機擾台可能只是兩岸衝突的起點

評析:兩岸與戰爭的距離還有多遠?

歷史資料



訂閱本智庫新聞稿與報告發布通知

第一時間免費取得關鍵資訊